台灣縣市長九合一選舉結果基本在意料之中,大概就是濁水溪劃界。南部的人民以閩南族群為主,大致偏綠(當然金門雖然閩南族群,但是行政是福建省,民眾偏藍),北部的人民以客家外省為主,大致偏南。國民黨上一次比較特別的一個案例,就是韓國瑜贏了高雄市的市長選舉,可以當時並沒有好好把握時機,給信任他的高雄的父老鄉親一個好好的回饋,而是急於忙著用這裡做跳板,去搞大選,結果就被人輕易翻盤了。
要理解藍綠兩黨的本地政治博弈,大陸人有時候的眼光是帶了過濾鏡的,這個過濾標準就是統獨立場。其實要從本地角度去理解,大致可以用左右這樣的角度,比如民進黨偏左,國民黨偏右。而我們從美國政黨博弈的角度,從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兩黨爭鬥的角度就比較容易理解了。
一般的經驗,就是左派抓筆,右派抓槍,大家都想抓錢,但是左派親民粹,右派親工商。比如美國這裡,左派控制幾乎所有的傳播媒體,右派想發聲的地方非常少,但是奇妙之處就是只有一個地方說話,右派們就全部團結到狐狸八卦台去了(尼瑪狐狸台叫新聞台,和妓女叫小姐一個意思),結果就導致人家單台的群眾人數,比每一個單台的左派媒體多,當然了左派媒體全部加起來,肯定碾壓他們。
右派抓槍,美國這裡基本上軍警特系統都是親右。就算是民主黨做了總統,大部分時間,都會選用共和黨來當國防部長,少數時候找到一個共和黨比較認可的民主黨來當。當然經濟上面,現在的美聯儲主席也是共和黨的。財政部的話,就是要華爾街都可以達成共識的,比如送給左派當部長的是魯賓,送給右派當部長的是保爾森,華爾街的想法倒是很簡單,管你們左右派搞啥子,尼瑪都別耽擱我搞錢是吧。
那麼這樣理解台灣的綠黨和藍黨,大概的脈絡可以想明白。基本上台灣的媒體都是綠得滴油的,藍色的就大概只有一家中天。但是台灣的軍警特,更擴一步的軍公教,都是妥妥的藍得滴油的。藍黨因為有工商屆友好政策和回饋記者,自然就和工商界關係較好,也就比較有執政的政治資源,所以藍黨的地方執政和管理能力較強。
綠黨靠文宣起家,依靠的是群眾民粹力量,所以口號就喊得比較動聽,特別是對年輕不懂世事的小年輕們特別有吸引力。當然了拿下選舉掌權之後,搶錢搶資源的嘴臉比較醜惡,其實也把以前的一批有理想的年輕人給噁心出去了。從蔡英文的第一任的中期,因為島內治理千瘡百孔(當然經濟因為和大陸的共生體系,其實還是不錯的),那麼主要的政治操作,就是一句話 “抗中保台”,而配合操作,就是香港的政治博弈。
這種抗中保台的主要立足點,就是放棄以前台灣在大陸和美國之間的溜滑取態,說到底就是安倍的豹變說,用日本韓國菲律賓等等採取的辦法,滑來滑去,撈取最大利益。比如馬英九時代,採取和大陸一致的釣魚島立場,嚇得日本馬上用漁權協議來給實際好處。蔡英文時代一心靠日本,結果台灣漁民就在海上不斷被日本大哥哥用高壓水龍頭撒尿羞辱。當然了這些都北部的漁民,不是人家基本群眾票倉,對吧。
這種抗中保台,就是大陸罵的倚美謀獨,就和美國國內某些勢力的以台制華一拍而合,就導致了今年的佩洛西訪台和之後的圍島軍演的態勢。那麼結果就是抗中能否可以真正保台,在台灣民間形成了一個大問號。
當然九合一因為並不牽涉到兩岸關係,但是也可以看成 2024 年的選舉熱身賽。蔡英文辭掉綠黨主席之後,顯然是要看 “台獨的政治工作者 “賴清德,如何靠各種橫跳來確立地位,和內部其他人士比如同為醫生出身的陳建仁爭奪黨主席地位。一般有台獨理念,或者說還要靠深綠群眾吃飯的台灣政治人物的橫跳方式,通常是從抗中保台,變為友中護台,知中保台,和中衛台,甚至賴清德自己用過的親中愛台。
不過台灣選舉的初選,並不是在台灣,而是在美國華盛頓,不管是藍綠雙方誰派出來的人馬,都要過來做 Job Interview,過不了關是沒有參選資格的。
最近另一件事,就是台積電往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搬遷。怎麼說呢,台積電的先進製程,主要是 5 納米和 7 納米,以及未來的 3 納米。台積電先進製程本來的大客戶主要是 2 家,美國和中國。現在美國第一步,是不允許台積電供應大陸的客戶,那麼就只剩下一家了,就是美國了。那麼第二步,就是美國開始建立台積電的先進製程工廠,然後讓美國客戶,比如蘋果,在美國工廠下單,而不再對台灣的工廠下單。
當然美國工廠的成本大概率高於台灣工廠的成本,按照台灣工廠管理的操行,肯定是美國員工摸魚上班到鐘走人,台灣移民過來的員工加班加點,最後成本會高 40-60%。那麼蘋果下單,給一個 20% 的溢價,美國政府自己出一部分錢補貼,台積電自己砍掉一部分的利潤,來完成這樣一個產能的轉換。
那麼第三步呢,你猜猜。有可能就是美國和中國談妥貿易協定,台積電美國工廠被批准可以向中國出貨,徹底幹死台積電的台灣工廠。